7月6日,在蝉鸣与晨光交织的夏日清晨,外国语学院“她力量・家国行”志愿服务团队踏上了暑期三下乡实践之旅的第二日征程。该团队以老照片故事分享、感恩书信创作、趣味英语学习等丰富活动为载体,用知识与关爱,为乡村孩童的成长之路增添温暖与希望,为乡村教育的振兴之路注入青春动力。
PART.01
时光博物馆:老照片里的家国变迁
在光影映照的教室中,“时光博物馆”主题活动缓缓展开。志愿者们以老照片为媒介开展沉浸式教学。通过“照片展示-历史讲解-未来畅想”三步教学法,引导孩子们对比新旧照片中乡村面貌的变化。当展示到学校门口前的泥泞小路到柏油马路变迁时,五年级学生小凯激动地指着照片说:“原来爸爸说的故事是真的!”在“致未来家乡的一封信”环节,孩子们拿起画笔和卡纸,写下对未来家乡的美好期许,折成小飞机飞向高空,那一架架满载着梦想的小飞机,成为此刻最靓丽的风景。


(老照片分享会现场)
PART.02
感恩教育:书信中的情感启蒙
课堂伊始,志愿者以“成长记忆碎片”为切入点,鼓励乡村女童分享与母亲相处的温馨点滴。随后,志愿者们通过播放女性成长纪录片并组织分组讨论,引导孩子们思考“母亲角色的多元性”,小朋友们懂得了“母亲”二字从来不止一种模样。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稚嫩的笔触在信纸上跳跃,用歪扭却真挚的文字书写对母亲的牵挂。这场书信告白为乡村女童铺设了一条从感恩意识到性别自信的成长路径,助力她们在未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者。

(志愿者授课现场)


(小朋友们展示写给母亲的信)
PART.03
英语素养课堂:字母跳动点燃童趣
午后的教室传来阵阵英语朗读声,志愿者以“农场动物”为主题展开英语教学。通过播放相关英语趣味视频,指引孩子们跟着朗读“cat”“sheep”等单词,用肢体模仿动物动作。在这场充满创意与欢乐的课堂里,英语单词不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变成了会“动”的小猫、会“跳”的小羊以及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知识的种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生根发芽,生动的课堂让英语从课本跃入现实,将乡村孩童探索英语世界的热情彻底点燃。


(志愿者授课现场)
PART.04
知识大富翁:词海寻宝趣无穷
志愿者们将教室变成巨型英语棋盘,绘制的大富翁地图铺满地板。孩子们化身“单词探险家”,每前进一步,都要挑战单词认读任务。“apple”“banana”不再是枯燥字母,而是棋盘上通关的“宝藏密码”,同学们在“走格子、答问题、赢奖励”中,将学过的单词牢记于心,欢笑声中蕴含着知识带来的惊喜!



(知识大富翁活动现场)
暮色渐浓,此次三下乡之行的第二天已经圆满收官,镜头记录下了无数珍贵的瞬间,这些画面,不仅是活动的瞬间记录,更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生动实践。在这个夏天,三下乡的脚步不会停歇,我们将继续书写更多温暖与美好的故事,让教育振兴的种子在乡村的沃土持续生根发芽!
图文丨程乔伊 卿馨 朱诗宇
一审丨刘方红
二审丨欧阳竹
终审丨贺琴琴